导航

化生学院“化语麋踪 化生净滩”实践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者:武伟杰发布时间:2025-08-26浏览次数:124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厚植青年学子生态保护意识,同时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抗战精神,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8月20日至21日,南京邮电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化语麋踪 化生净滩”实践团走进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开展“生态保护+红色教育”双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建平、辅导员及实践团学生共同参与。

8月20日下午,实践团首站抵达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与保护区管理处王立波主任、安全保卫处处长薛丹丹的座谈中,双方围绕“生态保护与科技融合”展开深入交流。王立波介绍,保护区通过“智慧监测系统”实现麋鹿种群动态实时追踪,结合无人机巡护、红外相机监测等技术,构建起立体化生态保护网络。他强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保护区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坚持用科技守护生态,让麋鹿种群从1986年的39头增至如今的8500余头。”随后,实践团参观智慧监测调度指挥中心,薛丹丹处长为实践团详细解说智慧监测平台功能和应用演示,通过大数据平台直观感受科技在麋鹿及其栖息地生境保护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二区管理站,学生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了解到随着无人机参与到巡护之中,科技护鹿更加高效与精准;在三区东川管理站,同学们用望远镜观察麋鹿群落,并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保护区工作人员展开讨论。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建平表示:“希望同学们将专业知识与生态实践结合,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8月21日上午,实践团走进中华麋鹿园,通过科普讲座、互动体验等形式,系统学习麋鹿的演化历史、保护成果及湿地生态系统价值。学生们还化身“净滩志愿者”,在野生麋鹿栖息的滩涂湿地上清理垃圾,以实际行动守护麋鹿家园。团队成员王同学感慨:“亲眼看到麋鹿在自然中自由奔跑,才真正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责无旁贷。”

为铭记抗战历史、传承革命精神,8月21日下午,实践团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在返宁途中前往白驹狮子口八路军新四军会师纪念馆。通过历史文物、场景复原和影像资料,师生们重温了1940年新四军与八路军胜利会师的壮阔历史。在讲解员带领下,大家驻足于“会师广场”雕塑前,聆听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感人故事。辅导员武老师指出:“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希望同学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勇担使命。”

此次盐城之行是南京邮电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生动实践。张建平副书记总结道:“从科技护鹿到红色寻根,同学们在行走中增长见识、锤炼品格。未来,学院将持续引导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以专业所学服务社会,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撰稿:王姜晟 编辑:窦浩铭 审核:张建平

关闭